100级的台风破坏力有多强_1级到100级的台风
1.我国近十年的台风最大的十次,影响严重
2.台风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3.到底几级风才算是台风
4.台风和暴风分别指几级以上的风呀?
5.中国最强台风排名
6.有100级的台风吗?
台风风的等级分为13个等级。
0级风叫静风,1级风叫软风,2级风叫轻风,3级风叫微风,4级风叫和风,5级风叫静清劲风,6级风叫强风,7级风叫疾风,8级风叫大风,9级风叫烈风,10级风叫狂风,11级风叫暴风,12级风叫飓风。
世界上通用的风级划分标准是《蒲福风力等级表》。这个表于1806年由英国的海军弗朗西斯·蒲福编制,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影响程度拟定的等级,自0-12共13个等级,称蒲氏风级。
最开始用于海面上,是以航行的船只状态及海浪为参照,后来也适用在陆上,是以烟、树叶及树枝或旗帜的摇动为参照。
台风危害的引起因素
1、强风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2、暴雨
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
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台风
我国近十年的台风最大的十次,影响严重
2楼的是2008年的,今年不同的
0901 6-5 Kujira 鲸鱼 日本 鲸鱼座
0902 6-6 Chan-hom 灿鸿 老挝 一种树
0903 6-7 Linfa 莲花 澳门 一种花
0904 6-8 Nangka 浪卡 马来西亚 一种水果
0905 6-9 Soudelor 苏迪罗 密克罗尼西亚 传说中的Pohnpei 酋长
0906 6-10 Mole 莫拉菲 菲律宾 一种用于制造家具的硬木
0907 6-11 Koni 天鹅 韩国 一种鸟
0908 6-12 Morakot 莫拉克 泰国 绿宝石
0909 6-13 Etau 艾涛 美国 风暴云(Palauan语)
0910 6-14 Vamco 环高 越南 越南南部一河流
0911 7-1 Krovanh 科罗旺 柬埔寨 一种树
0912 7-2 Dujuan 杜鹃 中国 一种花
0913 7-3 Mujigae 彩虹 朝鲜 彩虹
0914 7-4 Choi-wan 彩云 中国香港 天上的云彩
0915 7-5 Koppu 巨爵 日本 巨爵星座
0916 7-6 Ketsana 凯萨娜 老挝 一种树
0917 7-7 Parma 芭玛 澳门 澳门的一种烹调风格
0918 7-8 Melor 茉莉 马来西亚 一种花
0919 7-9 Nepartak 尼伯特 密克罗尼西亚 著名的勇士(Kosrae语)
0920 7-10 Lupit 卢碧 菲律宾 残酷
0921 7-11 Mirinae 韩国 天上的
0922 7-12 Nida 妮妲 泰国 女士名字
0923 7-13 Omais 奥麦斯 美国 漫游(Palauan语)
0924 7-14 Conson 康森 越南 古迹
0925 8-1 Chanthu 灿都 柬埔寨 一种花
0926 8-2 Dianmu 电母 中国 神话中的雷电之神
0927 8-3 Mindule 蒲公英 朝鲜 一种小黄花
0928 8-4 Shizishan 狮子山 中国香港 山名
0929 8-5 Kompasu 圆规 日本 圆规星座
0930 8-6 Namtheun 南川 老挝 河
台风鲸鱼(Kujira)
PASA:Dante
主条目:台风鲸鱼 (2009年)
台风 (JMA)
4级 台风 (SSHS)
持续日期 2009年5月1日—2009年5月7日
强度 150 km/h (90 英里) (十分钟), 945[1] hPa (毫巴)
2009年4月27日早上,一低压区於菲律宾马尼拉附近形成。随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升格为热带扰动。5月1日,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把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命名为Dante。下午,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了热带气旋形成警报,而日本气象厅及香港天文台则先把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2009年5月3日,各气象台先后把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鲸鱼,同日再把它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5月4日,各气象台先后把它升格为台风。
2009年5月7日下午,鲸鱼转化为温带气旋。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5月8日早上,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编辑] 台风灿鸿(Chan-hom)
PASA:Emong
主条目:台风灿鸿 (2009年)
台风 (JMA)
2级 台风 (SSHS)
持续日期 2009年5月2日—2009年5月12日
强度 140 km/h (85 英里) (十分钟), 960 hPa (毫巴)
2009年5月2日,一低压区於越南东南面海域快速形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日本气象厅把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暂名为W。香港天文台亦於5月3日把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预料向东北移动,移向菲律宾[2]。於同日,日本气象厅及香港天文台先后把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灿鸿。5月5日,各气象局把它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5月7日,各气象局把它升格为台风。
5月8日,灿鸿减弱为热带低气压。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5月10日,由於灿鸿重新增强,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它重新发出报告。 5月12日,灿鸿减弱为低压区,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它发出最后报告。
[编辑] 强烈热带风暴莲花 (Linfa)
主条目:强烈热带风暴莲花 (2009年)
强烈热带风暴 (JMA)
1级 台风 (SSHS)
持续日期 2009年6月14日—2009年6月23日
强度 110 km/h (70 英里) (十分钟), 5 hPa (毫巴)
2009年6月10日前,一热带扰动於帛琉东南方约140公里形成,向西北方移动。但该热带扰动中心风力低,移动缓慢,横跨整个太平洋东南部,并跨过菲律宾进入中国南海[3]。
在横跨太平洋东南部期间,2009年6月14日,该热带扰动曾经增强,日本气象厅把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报告指,热带低气压当时位於菲律宾马尼拉东南约520公里[5]。但由於该热带低气压接近陆地,风力减慢,日本气象厅把它降格为低压区,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暂时为它作最后报告。於2009年6月15日及6月16日,该低压区横跨菲律宾,为菲律宾带来恶劣天气。 横跨菲律宾后,进入中国南海,其后,再度增强,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度把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更名为03W。2009年6月18日,热带低气压继续增强,并被升格为热带风暴,被命名为莲花。当时,热带风暴莲花集结於东沙以南约260公里,移动缓慢。[6]。
於2009年6月19日晚上,热带风暴莲花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当时,强烈热带风暴莲花集结於东沙偏南约150公里[7]。继强烈热带风暴莲花进入香港400公里范围,香港天文台於6月20日上午10时4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8]。台湾中央气象局一度发出海上台风警报。[9]。同日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强烈热带风暴莲花升格为台风。香港天文台於6月21日上午5时45分取消一号戒备信号。下午4时,莲花减弱为热带风暴。6月22日下午,莲花减弱为热带低气压。[10]。6月23日下午,减弱为一个低压区。
[编辑] 热带风暴浪卡(Nangka)
PASA:Feria
主条目:热带风暴浪卡 (2009年)
热带风暴 (JMA)
热带风暴 (SSHS)
持续日期 2009年6月22日—2009年6月26日
强度 75 km/h (45 英里) (十分钟), 990 hPa (毫巴)
2009年6月16日,一热带扰动於帛琉东北约170公里形成。
这热带扰动一直增强,但一直受到较强烈的垂直风切变影响[11]。
直到6月22日,日本气象厅把它升格为轻微热带低气压[12]。
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被命名为浪卡[13]。而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则把它命名为Feria[14]。而同日下午约7时,各气象局先后把它升格为热带风暴[15],台湾中央气象局发布为轻度台风。
在6月23日23:00,热带风暴浪卡集结在马尼拉之东南约430公里,向西北移动,时速20公里,横过菲律宾,并移向南海东沙群岛海域。6月26日,浪卡自生成起的强度一直都处於相当弱的状态,略过菲律宾后更加不再增强威力。后转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移向广东东部沿岸一带,并继续减弱。当浪卡接近广东东部沿岸登陆前,浪卡已减弱为一热带性低气压,并在晚上登陆大亚湾一带,翌日早上,浪卡向广东东部继续减弱,於惠州一带消散为一个低压区。
[编辑] 热带风暴苏迪罗(Soudelor)
PASA:Gorio
主条目:热带风暴苏迪罗 (2009年)
热带风暴 (JMA)
热带风暴 (SSHS)
持续日期 2009年7月9日—2009年7月13日
强度 65 km/h (40 英里) (十分钟), 994 hPa (毫巴)
位於东沙附近海面的低压区於7月10日下午2时增强为热带低气压,并於7月11日下午2时发展为热带风暴,编号第0905号(国际命名SOUDELOR),中心气压996百帕,在香港南方220公里之海面上,以每小时24公里速度,向西或西北偏西进行,中心附近最大风速每秒18米(即每小时65公里),相当於8级风,瞬间最大阵风每秒25米(即每小时90公里),相当於10级风,7级风(暴风)半径100公里,在11日19时,热带风暴苏迪罗集结在香港之西南偏南约260公里,向西移动,时速约25公里,大致移向海南岛。
在12日上午5时,热带风暴苏迪罗集结在海口之东北偏东约60公里,向西移动,时速约22公里,掠过雷州半岛,移向北部湾。 苏迪罗下午2时位於海口市西北方220公里之海面上。16时,集结在河内以东约270公里,向西移动,时速约20公里,横过北部湾,移向越南。
7月12日晚上8时,苏迪罗减弱为热带低气压,随后再减弱为低压区。
[编辑] 台风莫拉菲(Mole)
PASA:Isang
主条目:台风莫拉菲 (2009年)
台风 (JMA)
1级 台风 (SSHS)
持续日期 2009年7月14日—2009年7月20日
强度 140 km/h (85 英里) (十分钟), 960 hPa (毫巴)
一个於菲律宾以东海域形成的热带低气压,於2009年7月15日早上9点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首次报告。下午7时正,热带低气压 07w 集结於菲律宾东部,向西北移动。
虽然热带低气压还未增强成台风,但因距离台湾不远,所以会对台湾东南部、南部及恒春半岛带来风雨,中央气象局便在下午先发布热带性低气压特报。
根据台湾中央气象局观测,热带低气压目前大约在距离鹅銮鼻东南740公里的海面上,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朝西北转西北偏西方向移动,继续增强。
日本气象厅及香港天文台於7月16日晚上把07w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莫拉菲。
日本气象厅及香港天文台於7月17日下午2时50分把莫拉菲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在同日20时,强烈热带风暴莫拉菲集结在高雄之东南偏南约280公里,向西北移动,时速约20公里,移向南海北部。香港天文台於22时15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在23时,强烈热带风暴莫拉菲集结在香港之东南偏东约680公里,向西北偏西移动,时速约20公里,横过南海东北部。
香港天文台於7月18日上午7时40分把它升格为台风,并於14时15分改发三号强风信号,23时30分改发八号西北烈风或暴风信号,7月19日1时30分改发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凌晨2点,台风莫拉菲在深圳市盐田区一带登陆,中心风力达140 km/h,并集结在香港之东北约50公里,横过深圳,由於台风莫拉菲没有横过香港,而香港各区也没有录得飓风持续风速,因此最终天文台没有改发十号飓风信号。上午4时40分,由於莫拉菲开始远离及减弱,天文台改发8号西南烈风或暴风信号。上午6:30分,莫拉菲被降格成强烈热带风暴,天文台因应莫拉菲烈风圈过於细小,加上莫拉菲减弱及进一步远离中,天文台於6:40改发三号强风信号。莫拉菲再於8时减弱为热带风暴,下午2时减弱为热带低气压,晚上减弱为低压区。
[编辑] 强烈热带风暴天鹅(Goni)
PASA:Jolina
主条目:强烈热带风暴天鹅 (2009年)
强烈热带风暴 (JMA)
热带风暴 (SSHS)
持续日期 2009年7月30日—2009年8月9日
强度 95 km/h (60 英里) (十分钟), 980 hPa (毫巴)
在7月25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报导对流区域在季风低谷形成了大约815公里(515米)对关岛的东北部。深层的对流在低级循环中心附近飘动。上层反气旋和一个热带上部对流层低谷提供流出。在今后几天期间,因为低级循环中心不是影响明显而且有明确定义和更高的垂直的风切变在干扰之前被宣称在7月28日消散。然而在7月30日受干扰而再度形成热带低气压,位於大约630公里(390米)。那天晚些时候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报导受干扰再度形成热带低气压并命名它为柯尼。柯尼及早进一步加强,次日由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报告成为了一场热带风暴,当日本气象厅在那天晚些时候把国际编号为0907升格为热带低气压。8月1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初期发出了热带低气压形成。然而天鹅那天早晨登陆在菲律宾奥罗拉省,在天鹅离开菲律宾到南中国海,那天晚些时候。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补发了他们的报告。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出了天鹅在菲律宾的最后的警告,因为天鹅正逐渐离开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负责范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然后选定了热带低气压,编号为08W,卫星图像显示了深层的对流会在8月3日晚些时候会逐渐增强为热带风暴。在8月3日期间,日本气象厅报导热带低气压增强为热带风暴。
在8月4日16时,强烈热带风暴天鹅集结在香港之西南偏南约140公里,即在北纬21.1度,东经113.8度附近。在17时,强烈热带风暴天鹅集结在香港之西南偏南约130公里,即在北纬21.2度,东经113.7度附近。在20时,强烈热带风暴天鹅集结在香港之西南约110公里,即在北纬21.5度,东经113.5度附近。在8月5日00时45分,强烈热带风暴天鹅集结在香港之西南约130公里,即在北纬21.7度,东经113.1度附近。在6时,强烈热带风暴天鹅集结在香港之西南偏西约170公里,即在北纬21.7度,东经112.7度附近,预料向西移动,时速约10公里。 在8月6日16时,联合台风中心为她做出最后报告。[16]在8月8日2时,她再次增强成热带风暴。在22时,她位於北纬18.2度,东经108.3度附近。9日6时再次减弱为热带低压,之后继续减弱,已於9日下午5时停止编号。虽然天鹅最终没有以热带气旋的身份再度吹袭广东沿岸,但天鹅消散后的相关低压槽却为广东沿岸带来连续多天的大雨和雷暴的天气。
[编辑] 台风莫拉克(Morakot)
PASA:Kiko
主条目:台风莫拉克 (2009年)
台风 (JMA)
2级 台风 (SSHS)
持续日期 2009年8月5日—2009年8月12日
强度 140 km/h (85 英里) (十分钟), 955 hPa (毫巴)
8月2日,日本气象厅报告今年第十一热带低气压形成了在大约1000km(620英里)在菲律宾东边。那天期间热带低气压依然是微弱,并且日本气象厅那天晚些时候发布最后的情况,当日本气象厅降低了它影响区域。然而,那天晚些时候日本气象厅报告它再形成热带低气压。8月3日,它进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的负责范围,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部门命名热带低气压为Kiko。当天稍后迅速离开了他们负责范围。在日本气象厅命名为莫拉克之后,莫拉克升级为热带风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选定莫拉克的编号为09W。8月4日莫拉克折回并且再进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负责范围。 在8月5日20时30分,台湾中央气象局开始发布台风警报,并将莫拉克升格为中度台风。 在8月6日14时00分,已经形成台风眼,持续增强。 8月7日於台湾花莲县登陆,8月8日14时由桃园县出海,翌日16时登陆於中国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快速减弱为一强烈热带风暴。并继续向北移动,吹袭了华东大部份省市。莫拉克於8月10日减弱为热带风暴后,受西太平洋的另一热带气旋艾涛影响,出现了藤原效应,在登陆华东内陆一带并没有因此而消散,反而在减弱之余仍然能保持一定的的威力,但同时随著莫拉克的北移略过了副热带无风带,破坏了莫拉克的整体结构,原有的风暴圈结构变得更加松散,莫拉克原本广阔的风暴圈有大部份南移了至南海北部与消散了的热带气旋天鹅合并为一低压槽,也有一部份纳入了艾涛的暴风圈之中,余下少数的广阔云带大都集中於西日本海,基本上减弱了的莫拉克就只剩有相当稀薄的云层和大风,接近上海一带时也只为该一带带来阵雨和4至5级的风力而已,甚至是晴朗的天气。8月11日08时,莫拉克消散后剩余的云团以北北东的行进方向通过上海崇明岛,并横过长江,於江苏省南通市出海,进入黄海,沿大陆高压的边缘往朝鲜半岛南部移动并消散。
此台风於侵台期间(8月7日~8月9日)在台湾中南部降下破纪录的惊人雨量,造成八八水灾。
[编辑] 强烈热带风暴艾涛(Etau)
主条目:强烈热带风暴艾涛 (2009年)
强烈热带风暴 (JMA)
热带风暴 (SSHS)
持续日期 2009年8月8日—2009年8月14日
强度 95 km/h (60 英里) (十分钟), 990 hPa (毫巴)
2009年8月8日,日本气象厅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她为出首次报告,指一热带扰动於日本硫磺岛以南约1000公里形成,并於翌日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命名为艾涛。移向日本,虽然艾涛由於在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之间所形成,加上受到马纬度无风带影响,使艾涛所维持的最高持续风速只有烈风程度,而且当时风暴中心与日本尚有一段距离,但其暴风圈和云量却达到台风般的结构,其中暴雨造成日本13人死亡。於8月12日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并继续向日本本州关东地方沿岸的太平洋海面上移动,一直於西北太平洋海面上徘徊。但香港天文台方面就没有为艾涛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并指艾涛已於8月12日08时於日本伊豆群岛一带转化为一股温带气旋并消散。8月13日,日本气象厅为她发出最后报告,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於8月14日为她发出最后报告。
[编辑] 台风环高(Vamco)
主条目:台风环高 (2009年)
台风 (JMA)
4级 超级 台风 (SSHS)
持续日期 2009年8月16日—尚未消散
强度 215 km/h (130 英里) (十分钟), 930 hPa (毫巴)
8月14日,位於米克罗尼西亚的彭培岛东北约750公里处的太平洋海面有一道广阔对流雨云带发展,但后被发现雨带开始发展一道低层环流中心,一股热带气旋似乎在形成中。直至8月16日下午才被日本气象厅被定格为一热带扰动,翌天早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才把它升格为热带扰动。8月18日早上,日本气象厅为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环高,下午迅速增强为一强烈热带风暴,8月19日早上,日本气象厅将他升格为台风。原本估计环高会稳定地向西移动,但於8月20日早上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中度的台风级别后,突然转向北移动。环高向北移动略过高纬度无风带后,强度开始减弱,并预料会进入日本东北海域。
台风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第10位
9914号台风Dan
9914 号 台 风 10 月 9 日 在 福建漳州龙海登陆,厦门的最大阵风为47.1米/秒,平均风力突破10级。漳州、厦门 、泉州 、莆田 、福州等地遭受正面击,造成72人死亡 、21人失踪 ,经济损失计85.2亿 元。Dan是自从5903号台风Iris后对厦门乃至闽南地区破坏最严重的台风。其诸多记录都是5903台风后40年来最高的。
第九位
0513号台风泰利(Talim)
0513号泰利于05年8月26日在西北太平洋生成,西北转偏西袭击福建和台湾。过程最大强度一度达到四级台风,中国气象局甚至给予65M/S这样至高无上的评价。台风在花莲登陆后再次在福建莆田登陆。给福建浙江沿海带来10-12级大风。同时带来猛烈暴雨,在其深入内陆后仍然暴雨不断,其中庐山的过程雨量达到934毫米,甚至在其中45小时内降下700多毫米,可称惊人。
泰利给内陆各省带来严重灾情,因灾死亡超过120人,是05年影响最严重的台风。
第八位
9107号台风Amy
1991年7月19日,9107号台风在广东汕头登陆,登陆地阵风达52.7米/秒.受台风影响,广东东部和福建沿海出现8—10级大风,部分地区风力达11——12级,其中广东有8个县区风力超过12级。与此同时,广东、广西、福建南部还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其中,19日下午至20日上午,广东丰顺降雨量达276毫米。死亡110人,经济损失26亿元。
他是6903台风重创粤东地区后影响粤东地区最严重的台风。
第七位
0102号台风飞燕(Chebe)
0102号台风“飞燕”于6月23日在福建福清高山登陆,中心最大风力12级,给福建、浙江、粤东、上海、苏南等地造成大面积严重灾害。受台风影响,中北部沿海地区阵风超过12级,福州市区超过31m/s。福建省有26个县市普降暴雨,其中4个县降了大暴雨。中北部沿海海上水产养殖损失惨重。而后飞燕又在浙江,上海等地带来狂风暴雨。根据官方数据,飞燕造成122人死亡(?),但对于此没有人不产生的怀疑,尤其对于经历了飞燕的福建人,更明白现实并不是如此。也许究竟死了多少人,永远都是个谜。
第六位
0414台风云娜(Rananim)
云娜于8月12日20时,今年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登陆,登陆时台风中心气压95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达45米/秒。这是浙江省自19年遭受11号强台风正面袭击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强台风。云娜带来的风力奇大,只是二级台风的他,带来的过程最大风速椒江区大陈达58.7米/秒,超过19年11号台风Winnie的57m/s。台州、温州、宁波、绍兴等地出现了暴雨和特大暴雨,从11日8时至13日5时,次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站点有152个,其中超过200毫米的站点有48个,超过300毫米的站点有20个,最大砩头733.5毫米。有179人因灾死亡,经济损失181.3亿元。
第五位
9615号台风Sally
9615号Sally台风于9月5日在菲律宾东部洋面上生成,它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不断加强,于8日上午进入南海东部洋面,以后掠过东沙岛南部,9日上午11时在吴川市沿海地区登陆。该台风为91-06年尖登陆大陆强度最强的台风,CMA给予50M/S的平均风速,登陆点测到938HPA的气压。粤西地区阵风风速普遍超过12级,登陆点附近瞬时风速超过57M/S,以至当地风速计被摧毁无数(因此现在实际最高实测风速无法考证)。据说一艘台湾货轮在附近海域一度测到接近70M/S的阵风。
台风带来损失严重,是广东历史上受灾最重的台风之一,因灾死亡至少208人,伤6145人。经济损失高达218.63亿。
第四位
11号台风Winnie
11在远海形成,并一度成为五级台风。但后来西行过程中强度呈现减弱趋势。但即便如此,依然无法挡住他成为浙江噩梦的脚步。19年8月17日至19日Winnie登陆浙江中部,全省75个县市受灾,受淹县城18个,受灾人口2167万,207万群众被洪水围困,死亡147人,受伤3249人,直接经济损失186亿元。其风暴潮灾害和雨灾特别严重,潮灾超百年一遇,不少地方暴雨记录都打破历史记录。而后11台风北上,如同9608台风,给北方带来严重灾害。尤其北方沿海也普遍出现风暴潮,十分少见。加上北方和内陆的死亡人数,就突破200人。经济损失也达到436.3亿。上海在其影响下也出现高潮。8月18日晚,黄浦江的潮位突破历史记录的5.22米,达到5.72米,吴淞站甚至达5.99米,为300年一遇的高潮位。第三位
0604号强热带风暴 碧利斯(Bilis)
0604碧利斯于7月9日在关岛西南形成,而后发展出超大环流并引入西南季风。7月14日在福建霞浦登陆后给南方带来大暴雨。截至24日16时?刚刚离去碧利斯已造成南方六省区死亡612人,失踪202人。而目前死亡人数仍然在上升。在碧利斯影响下,13日开始福建浙江沿海风力已经超过10级,13日浙江玉环甚至测到43M/S的强烈飓风。强热带风暴登陆后与西南气流创造惊人雨量并给福建,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带来严重灾害。碧利斯造成的伤亡人数已经是仅次于9417和9608台风,在近15年进入前三。
第二位
9417号台风Fred
94年8月,9417台风在西北太平洋生成,一度成为四级台风,登陆温州瑞安,登陆强度依然有二级台风强度,略差于9615 Sally。根据中国气象局判定的登陆风速达到45M/S。该台风给温州带来严重影响和惨烈灾害,是5612台风后浙江受灾最严重,死亡人数最多的台风。台风登陆时,温州沿海测到944HPA的气压,同时温州市区测到42M/S的瞬时风速,温州机场、洞头、北麂等最大风速超过50米/秒。
台风登陆期间,正好与农历七月十五天文大潮相遇,浙江、上海等地沿海潮位普遍超过警戒潮位,其中浙江瑞安、温州的最高潮位分别超过历史实测最高潮位0.21米和0.65米。瓯江:7.35米,飞云江:6.88米均超过危险水位。全温州市日最大降水量平均256毫米,乐清市砩头降水量达620毫米。浙江省受灾人口达1393万人,成灾人口836万人,有184个城镇先后进水217万人一度被洪水因,102万人被迫紧急转移,因灾死亡11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78.54亿元人民币。9417也是历史上迷云很浓的台风。由于检算死亡人数时没有记入外来人口,因此实际死亡人数可能也在1200人之上。
十大风灾之首
9608号台风Herb
Herb于7月23日在关岛以东洋面形成,两天以后加强成为台风,最强时一度成为美国眼里的五级台风。7月末台风靠近东南沿海。并在7月31日登陆台湾北部基隆,后袭击福建福清。
9608Herb登陆遇到大潮,风暴潮非常严重。福建和浙江两省沿海共有12个验潮站出现1.0 m以上的增水,有3个站增水在2.0 m以上,有7个验潮站(坎门、沙埕、三沙、平潭、崇武、厦门、东山)的最高潮位破历史最高记录,其中,平潭验潮站出现了千年一遇的特高潮位。他的雨量非常惊人,阿里山测到中国地区最大日雨量记录1748毫米。福建台湾受灾非常严重,沿海不少地方可以用尸横遍地形容。
后HERB进入内陆又给大半个中国带来罕见灾害,它的特大暴雨横扫十多个省市,全国4600多万人受灾,700多人(?)遇难,受伤竟然达到11万人,经济损失高达652亿元。他和9417都是最近15年最惨烈的风灾。虽然在官方的死亡人数上,9417大于HERB。但因为Herb的死亡人数可能远不止700人,而且其经济损失为9417Fred的近4倍,还有他带来历史性的风暴潮,破记录的暴雨和范围超大的受灾区。9608台风HERB可以算的上15年来破坏力最强的台风了。
到底几级风才算是台风
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热带低压——中心附近风力可达6~7级,或阵风7级以上。
热带风暴——中心附近风力8~9级,或阵风9级并可能持续。
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级并可能持续。
台风——中心附近风力为12~13级,或阵风13级并可能持续。
强台风——中心附近风力为14~15级,或阵风15级并可能持续。
超强台风——中心附近风力为16级或以上,或阵风17级并可能持续。
台风和暴风分别指几级以上的风呀?
12级
0级、无风
1级、软风
2级、轻风
3级、微风
4级、和风
5级、清风
6级、强风
7级、劲风(疾风)
8级、大风
9级、烈风
10级、狂风
11级、暴风
12级、台风(一级飓风)
13级、台风(一级飓风)
14级、强台风(二级飓风)
15级、强台风(飓风)
16级、超强台风(飓风)
17级、超强台风(四级飓风)
扩展资料:
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我国人民除了记载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之外,也有了对风力大小的测定。唐朝初期还没有发明测定风速的精确仪器,但那时已能根据风对物体征状,计算出风的移动速度并订出风力等级。李淳风的《现象玩占》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动叶十里,鸣条百里,摇枝二百里,落叶三百里,折小枝四百里,折大枝五百里,走石千里,拔大根三千里。”
这就是根据风对树产生的作用来估计风的速度,“动叶十里”就是说树叶微微飘动,风的速度就是日行十里;“鸣条”就是树叶沙沙作响,这时的风速是日行百里。另外,还根据树的征状定出来的一些风级,如《乙巳占》中所说,“一级动叶,二级鸣条,摇枝,四级坠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飞沙石,八级拔大树及根”。
这八级风,再加上“无风”、“和风”(风来时清凉,温和,尘埃不起,叫和风)两个级,可合十级。这些风的等级与国外传入的等级相比较,相差不大。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力等级。
两百多年以前,风力大小仍没有测量的仪器,也没有统一规定,各国都按自己的方法来表示。当时英国有一个叫蒲福的人,他仔细观察了陆地和海洋上各种物体在大小不同的风里的情况,积累了五十年的经验,才在1805年把风划成了13个等级,又称蒲福风级。后来,又经过研究补充,才把原来的说明解释得更清楚了,并且增添了每级风的速度,便成了预报风力的“行话”。
百度百科-风力等级
中国最强台风排名
台风——发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
台风的级别:
1、超强台风(Super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大于51.0米/秒,也即台风16级或以上。
2、强台风(S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米/秒,也即14-15级。
台风(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米/秒,也即12-13级。
3、强热带风暴(S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米/秒,也即风力10-11级。
4、热带风暴(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米/秒,也即风力8-9级。
5、热带低压(TD):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米/秒,也即风力为6-7级。
在气象上不存在暴风这个词,只有风暴。风暴,泛指强烈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的天气过程,特指伴有强风或强降水的天气系统。
有100级的台风吗?
登陆中国的台风排名为:风王TIP、台风海燕、台风9417、0608(桑梅)、7314(玛吉)、万达5612等。
No1、风王TIP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台风之一,最低气压为870千帕,风速达到每小时165海里,台风等级为12级。
No2、台风海燕
这是另一个强大的台风,最低气压为890百帕,最高中心风速达到315公里/小时。
No3、台风9417
这个台风的最小气压为916百帕,最大风力为16级,最大风速为55米/秒。
No4、0608(桑梅)
这个台风的中心气压为920百帕,中心附近的最大风速为60米/秒。
No5、7314(玛吉)
这个台风的中心气压为925百帕,中心附近的最大风速为60米/秒。
No6、万达5612
这个台风的中心最低气压为923100帕,中心附近的最大风速为55米/秒。
地球上没有。
风力等级表是根据平地上离地10米处风速值大小制定的。在一般情况下以0至12级共13个级别表示,但在特殊情况下存在13级以上的风力等级。比如,在2006年台风“桑美”袭击福建时,瞬时风力达19级(68米每秒)。
台风(Typhoon),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
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32.7~41.4m/s)的热带气旋为台风(typhoon)或飓风(hurricane)。
日本气象厅定义:中心持续风速118~156km/h(32.8~43.3m/s)?称之为台风。
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是自然灾害的一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