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三绝是什么_塔尔寺三绝
1.塔尔寺--------短笛代歌
2.塔尔寺——藏民叩拜的信仰
3.宗喀巴大师出生地参观寺内“三绝”
藏族的美术
酥油花:酥油花是塔尔寺的三绝之一。酥油花就是用酥油制成的奇花异草、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各种人物。每年从立冬开始,酥油花艺人便将纯净的酥油切成薄片,和上冰水,像揉面一样揉匀,然后再掺以各种矿石染料,色泽鲜艳,经久不褪。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灯节时将做好的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工艺精巧的酥油花展出,成为塔尔寺盛会。
唐卡:唐卡是用纸或布作底,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彩色卷轴画。唐卡不仅是寺院僧舍必备的庄严之具,而且也是贫民百姓的供奉之物。唐卡因品种和质地的不同可分为刺绣唐卡、织锦唐卡、贴花唐卡和珍珠唐卡。唐卡的题材和内容十分丰富,多数以宗数活动为主题,同时也反映藏族人民的历史和民族风情。
壁画艺术:西藏壁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100多年前就开始萌芽。西藏壁画艺术构图严谨、丰满,布局疏密有致,层次丰富,活泼多变。绘画以铁线描法为主,结构严谨,神态逼真,色彩鲜艳浓重,对比度好,尤其是“金”的大量应用,不仅有“描金”、“干贴”,还有在表现画面最明亮处的“磨金”。“金”不仅用来勾线。画图案,而且大量用在壁画中的饰物、供品及佛像身上,光彩夺目。西藏壁画艺术为我们研究西藏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文字记载所无法代替的形象的历史资料。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遗产。
雕刻艺术:藏族的雕刻艺术,从画风上可分为宫廷雕刻与民间雕刻两种。宫廷雕刻拘谨刻板,而民间雕刻自由豪放,单纯粗犷。民间雕刻渗透着更多的世俗生活的风彩,多见于经板、麻尼石、岩石、古建筑物及法器等。
塔尔寺--------短笛代歌
1、青海塔尔寺的三绝是什么2、十大名寺简介及详细资料3、塔尔寺简介4、青海西宁市著名旅游景点青海塔尔寺的三绝是什么
塔尔寺三绝是壁画,堆绣和酥油花。
壁画简介:壁画,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堆绣简介:堆绣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寺院文化艺术。从广义上讲,堆绣属于唐卡的一种。唐卡有卷轴唐卡,刺绣唐卡,提花唐卡,贴花唐卡和宝石唐卡几种。其中堆绣为塔尔寺三绝艺术之一。
酥油花简介:酥油花是用酥油制作的一种特殊形式的雕塑艺术。
塔尔寺简介: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省会西宁市26公里。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儿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
十大名寺简介及详细资料说法一白马寺
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郊,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 白马寺的建设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白马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
灵隐寺
又名云林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清康熙南巡时,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 。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灵隐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
少林寺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的少室山麓五乳峰下(郑州市)。因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95年)。少林寺保存有唐代以来的碑碣石刻总计300多块,其中的一块"太宗文皇帝御书碑"记载了少林寺十三僧人勇救唐王李世民的史迹,碑文为唐太宗亲笔书写。
寒山寺
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02年的梁天监年间。二百年后的唐代,相传唐时僧人寒山曾在该寺居住,故改名为"寒山寺"。 自从唐代诗人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后,寒山寺便闻名了。寒山寺中的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文《枫桥夜泊》、枫江第一楼。
隆兴寺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 年),原名"龙藏寺"。宋初,太祖赵匡胤敕令在龙藏寺内铸造铜佛,并盖大悲阁,遂大兴土,以大悲阁为主体的一组宋代建筑先后告 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又两次大规模维修和增建,寺院发展到鼎盛时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改龙藏寺为隆兴寺,俗称大佛寺。
清净寺
清净寺又名艾苏哈子大寺。 始建于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回历400年),创建和重修者皆为阿拉伯穆斯林。 清净寺建筑用西亚形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清净寺面积2100平方米,主要建筑在门楼,高20米、宽45米,辉缘石和白花岗石构筑,三层穹形尖顶拱门。
大昭寺
初名"惹刹",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寺内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后来该寺改名为"大昭寺"。昭,在藏语中释作"佛","大昭"指释迦牟尼佛,"大昭寺"意思是释迦牟尼像的佛堂。
世上只有三尊佛祖等身佛像。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临终时释迦牟尼只同意以自己三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并亲自为塑像绘图。这三尊佛像中,以十二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该佛像后从古印度流入中国,又经唐代文成公主带入西藏,原供于小昭寺。小昭寺主供的释迦牟尼八岁鎏金铜像原供于大昭寺,也是这三尊珍贵佛像之一。
卧佛寺
卧佛寺即"十方普觉寺"。它位于北京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盘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塔尔寺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塔尔寺古称"佛山",藏语称为"衮(音gun)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我国喇嘛教(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我 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塔尔寺也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尔寺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塔尔寺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余亩。
金山寺
金山寺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清康熙皇帝赐字"江天禅寺",沿用至今。虽名称多变,但自唐以来,人们通称金山寺。《白蛇传》的故事和"水漫金山"这成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金山在哪儿?却未必世人皆知。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坐落于如此幽美恬适的氛围之中,海拔43.7米。金山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唐代张祜描述为"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北宋沈括赞颂曰:"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至清朝同治初年(公元1861----1874年),这个"千载江心寺"才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水上风光变为陆上胜境。由于金山位于长江边上,风景区建筑风格独特,殿宇厅堂,亭台楼阁,全部依山而建,加之慈寿塔突兀拔起于金山之巅。寺院殿宇鳞次栉比,楼塔争辉,从江中远望金山,只见寺庙不见山,故以"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的风貌而蜚声海内外。
说法二河南白马寺
白马寺,我国各地有若干寺庙均为此名,其中以河南白马寺最为有名。河南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_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另外,安徽、青海、江西以及山西等地,也有白马寺。
河南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由于其坐落嵩山的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时期,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民国时期被军阀石友三几乎焚毁殆尽。现任少林寺方丈是释永信。除了河南郑州嵩山少林寺之外,经考据后证明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位于福建的少林寺,被称为"南少林"。关于南少林所处地点,共有莆田少林寺、泉州南少林寺、福清少林寺三种说法。另有16年版**;特别是1982年版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而享誉海内外。
浙江灵隐寺
浙江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灵隐寺是中国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通常认为也属于西湖景区。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
浙江国清寺
国清寺是我国创立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 国清寺位于浙江天台城北3公里的地方,和济南灵岩寺、镇江栖霞寺、江陵玉泉寺并称"天下四绝",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也是日本天台宗祖庭。
江苏大明寺
江苏大明寺古城扬州北郊,蜀冈如卧龙般蜿蜒绵亘。名扬四海的千年古刹大明寺,就雄踞在蜀冈中峰之上。大明寺及其附属建筑,因其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享有盛名,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
江苏栖霞寺
江苏栖霞寺位于南京市东北22公里处的栖霞山上,1983年,被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
摄山栖霞寺为南朝古刹,以山多药草可以摄养故名摄山。初齐居士明僧绍隐居于此,会法度禅。师自黄龙来,讲《无量寿经》于山舍,僧绍深敬重之,因舍为寺以奉。时为齐永明七年也。后僧朗法师来自辽东,大弘三论之学,世称为江南三论之祖。僧诠、法朗诸师继之,其学益盛。先是僧绍欲于此山造佛像未果,其子仲纬继其志,与度禅师就西峰石壁造无量寿佛及二菩萨,高俱三丈有余。梁大同中,齐文惠太子与诸王又吝造大小诸佛像于千佛岩。仁寿元年,隋文帝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寺运益隆,遂与台州国清寺、荆州玉泉寺、济州灵岩寺并称为天下四绝。
江西东林寺
江西东林寺位于九江市庐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东距庐山牯岭街 50公里。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 (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对一些国家的佛教徒影响较大。江西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另两处是久负盛名的云居山道场和三合寺。
陕西法门寺
陕西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福建南普陀寺
福建南普陀寺在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雄伟宏丽,各殿供奉弥勒、三世尊佛、千手观音、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藏经阁珍藏佛教文物丰富多彩,有经典、佛像、宋代铜钟、古书等,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花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寺宇周围保留众多题刻,著名的有明万历陈第、沈有容题名石刻和清乾隆御制碑。寺后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宽一丈。寺后五峰屏立,松竹翠郁,岩壑幽美,号"五老凌霄",是厦门大八景之一。
塔尔寺简介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塔尔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
青海西宁市著名旅游景点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古称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第一大城市,亦是整个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青海西宁市著名旅游景点,一起来看看。
塔尔寺简介: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古称“佛山”,藏语称为“衮(音gun)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寺”。它座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我国喇嘛教(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余亩,是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全国及东南亚亦享有盛名。
土族故土园简介: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另外,这里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这个古老的民族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01年,互助土族故土园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
土族信仰喇嘛教,能歌善舞,服装富有民族特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互助旅游区内多举行“花儿演唱会”。土族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土族妇女的袖子用红、黄、黑、绿、白等不同颜色拼成,恰似天上彩虹,因此,这里被誉为“彩虹的故乡”。
青海湖鸟岛简介:
青海湖的西北隅,距布哈河三角洲不无的地方,有两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岛屿,一东一西,左右对峙,傍依在湖边。远远望去,这两个岛屿就象一对相依为命的孪生姊妹,在湖畔相向而立,翘首遥望着远方。这两座美丽的小岛,就是举世闻名的鸟岛。鸟岛,因岛上栖息数以十万计的候鸟而得名。它们真实的名字,西边小岛叫海西山,又叫小西山,也叫蛋岛;东边的大岛叫海西皮。海西山所形似驼峰,面积原来只有零点一一平方公里,现在随着湖水下降有所扩大,岛顶高出湖面七点六米。岛上鸟类数量多,约有八、九万只之多。这里的斑头雁、鱼鸥、棕颈鸥的世袭领地。每年春天,斑头雁、鱼鸥、棕颈鸥等一起来到这里,在岛上各占一方,筑巢垒窝,全岛布满鸟巢。
北禅寺简介:
位于西宁湟水北的土楼山峭崖间,历史上称为土楼山寺、永兴寺、北禅寺,现又称为土楼观。始建于北魏,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水经注》中说:“上有土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楼,下有神祠,雕墙故壁存焉”。北山寺多用洞窟建成,北魏壁画存于悬崖岩洞中。还利用山势崖型凿造高达10米的两尊金刚佛雕像,因雨水冲涮,现只有一尊雕像还依稀可辩。现存的北山寺是明代重建的。山顶有宁寿塔,悬崖有“九窟十八洞”,用栈桥曲廊连接,是青海少有的寺院建筑。土楼山峻拔雄伟,北山寺嵌筑危岩,奇巧玲珑。山上林木苍翠,山下湟水环流。登山远眺俯瞰,西宁尽收眼底,并与对面南山上的'凤凰宁遥遥相望。
西宁植物园简介:
座落在西宁西山湾,是一座天然公园,原来只是西山林场的一个苗圃,1980年扩建为西宁植物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以台地为主,分山上、山下两个旅游区。山上为林区,有树种1000余亩,主要树种是云杉、油松等。高大的杉树,像一座座绿塔,参天而立。茂密的松林,遮天蔽日。山下的景点,建有盆景园、丁香园、蔷薇园、松柏园、丁香园、岩石园等9个园中园,其中以盆景园最诱游人兴致。盆景园内有各类盆景数百盆,共54科,110属,415种。其造型独特,建筑风格颇具苏州园林韵味,被誉为“不是名园赛名园,不是江南赛江南”。许多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
南山公园简介:
位于西宁市南山,风景十分秀丽,是休闲观景的好地方。 西宁南山又叫凤凰山,山上有亭,名叫凤凰亭,亭上有一横额,上书“河湟引凤”。相传南凉时有凤凰飞临其上,故名凤凰台。这和当时流传的“龙现于长宁,麒麟游于绥羌”同为附会之说,但由此而来的西宁古八景之一的“凤台留云”却成为西宁的一大胜景。南山以关帝庙为中心的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是西宁现存保护较好的明建筑。虽然传说中的孔雀楼早已荡然无存,但咏叹凤凰山的那首《凤台留云》却至今仍然广为传诵:“凤台何日凤来游,凤自高飞云自留。羌笛一声吹不落,纤纤新月挂山头。”南山是登临游览的好去处。《西宁府新志》载:“凤凰山上有寺阁,可以眺远,西以岩洞,下有大川”旧时每逢五月十三、六月六、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当登临绝顶,纵目远眺,群山翠岚,三川烟云。凤凰亭雄伟壮观,亭阁回栏。绕栏回望,西宁的全景则尽收眼底。亭内保存着许多书法家的墨宝,其中有一联为“凤凰重来,看古城翻新,万家烟景,悉收眼底;湟水东去,感沧桑变幻,千秋伟业,尽览全程。”如今山上的景点均为解放以后新建。和凤凰亭对称的是西宁电视台发射塔,是一圆形建筑。一亭一塔,遥相呼应。
大佛寺简介:
位于西宁西大街。藏传佛教史上被称为“后弘期”“三贤哲”的藏?饶赛、肴格迥、玛尔?释迦牟尼从西藏辗转到青海,曾一度在位于今西宁教场街一隅建寺修行,三贤哲均圆寂于青海,其中肴格圆寂于西宁。后来,信教群众对该寺大加扩建。在佛殿内塑有三贤哲巨大塑像,故取名大佛寺,被看作藏传佛教“后弘期”的祖庭。它在我国藏、蒙古等少数民族群众中颇负盛名,受到信教群众的顶礼膜拜。
塔尔寺——藏民叩拜的信仰
塔尔寺
?塔尔寺藏语称“兖木贤 巴林 ”意为十万 狮子 吼佛像的 弥勒 寺,坐落在 西宁 的 湟中 。为黄教六大寺之一。又为黄教创始人宗巴的诞生地。寺有三绝,堆锈、壁画、酥油花。
我们去过许多寺院,藏传佛教寺院还是第一次。心里难免有些激动。猜测,希望,习惯的思维定式,判断的方法全来了,最后和同伴交换了目光表示只看,只是中性的看,不加任何的评论,这不但是对塔尔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阳光斜撒在山坡上的塔尔寺。 八宝 宝塔, 小金 瓦殿,大金瓦殿,显露着庄严和辉煌。
一字排开的八座藏式白塔很容易让人想到里边装的一定是高僧的灵骨,然它们不是,它是一种赞颂,赞颂佛祖一生的八大功德,莲聚、菩提、四谛、神变、降凡、息净、胜利、涅槃。游客从过门搭而入后面对如来八搭,身穿藏服的信徒则不用,另有一条大路直到如来八搭,他们可以长驱之入朝他们的圣地顶礼膜拜。面对浩瀚的寺群你只有按图索奕,明信片式的门票上有不多的黑三角,穿红色僧袍的僧人手持黑色大剪剪去了门票上的第一个黑三角,入门见两侧铜制转经桶硕大上刻六字真言,它被一双双手转动,发出孜孜声响,不停的被心愿和心力转动,不想也没有敢去伸手转它,因为它不属于我们。能看着它转动就已经是缘分了。院内墙壁上有色彩鲜艳的壁画,画的是护法众神,整个回廊被色彩充满,天井内的光线极好。天井的二楼回廊四方挂着一些马,牛,羊的头和一些熊皮。院内鼓声阵阵,在正殿一角处,一藏僧跌迦持曲度怪异锤敲及面前立鼓,眼观双膝上的横卧式经书,嘴中念念有词,没有婉转,只有激烈的追赶。正殿内供奉着五大明王分别为,身王、语王、意王、智慧王、功能王。造像精美绝伦,眼睛从没有如此之近的看到这样的神。信徒们不停的做着身语意的手势,然后额头触碰锃亮的神龛。
在正殿的右侧有小门,不停的有人鱼贯而入,且神情凝重喜悦。近问放知活佛在内,自知无德无能退之,活佛住 小金 瓦不住大金瓦也更无从去解,在门口,见一内地汉僧手持白色哈达被手持黑色大剪藏僧阻于门外,任凭汉僧怎样解释就是不让进,一旁不停的有信徒合十而入,有不停的有游客持票被剪后入,只留下汉僧静立与门前。看了心里不是滋味,从上部到下部,从一切有部到小乘大乘,哎,忘了你来时的不加评判的立场了。
离开 小金 瓦后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仍然立于 小金 瓦门前穿灰色僧袍的佛弟子。
来了一批信徒。又来了许多批游客,到了塔尔寺上人的时候了,走在游客前面的是手持话筒穿藏袍的导游**,我们暗自庆幸,多亏了早到一步,否则真不知道与这么多人一道还能不能听到大殿内那清脆的催心上路的鼓声。
祈寿殿内的佛祖,迦叶和阿难的造像都是藏胎镏金,在很小空间里放置众多并不显得拥挤,因为它们是空的,是布胎制成的所以很轻,很容易安置,没有力学上的一些障碍,佛像的外型极为丰富又极具装饰性,信徒们把可能找到的奇石珍宝都镶嵌在了佛的身上。院子内的 石旁许多信徒在把纸币用酥油贴在一块长方形的青石上,且已经贴了很厚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谁也别想拿走信徒们的心愿,我又差点要继续和内地的福田联系在一起,看来心持中道实不易。
看见陈列馆觉得可以让门票剪上一刀了 ,哪里知道守门僧不肯剪,告诉我们说停电里边的塔尔寺文物看不见,见我和同伴执意要进也不便阻拦,然没有剪票,让人觉得不凡。用来看石窟的手电派上用处了,和在 榆林 窟一样,这里没有其他人。所谓陈列馆可以说是塔尔寺的家私,法器,跳欠,舞衣,唐卡,堆锈被感亲切。象牙,玛瑙,珊瑚,玉雕让人不可理解。在手电的弱光下漫步在法器的河流。身边总感到有个影子在跟着。光线很暗,眼睛不愿意忽明忽暗,跟在微弱光后游历这些曾被伟大的修持者用过的法器上,对于那些由俗人赠送的心愿品则连看都不看一眼,这种选择是自然的,完全无意识的。身边的影子终于出现了,是那个手持大剪的红袍僧,他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他一直在我们身后在黑暗的陈列室里走动,他完全没有必要不好意思,他的不好意思更让人平添几分敬意,这里可是他们的宝库啊,他当时完全可以因为停电而拒绝我们入内。真很感谢他,离开时候我想让他用剪子剪去票上的小三角,最终还是选择了朝他微笑。
大经堂内众多木柱立于昏暗中,天井上方射入的光线和四周点燃的千盏酥油灯辉映着。早课的僧侣们刚刚离开,禅座上刚刚还有几千佛弟子在与释迦佛同行,现在俗人们进来了,没有电的大经堂仿佛在预示着什么。这里是佛像巨大精美,三世佛中的 弥勒 佛不是坐着的,从未见过的年轻时候的佛祖,戴黄帽的宗咯巴,,班禅,小活佛一字排开,四下是摇曳的火苗,散发着酥油的芳香,在那金黄的背后是一个宁静恒常的世界。
久久不愿离去,思在也按乃不住,小活佛不在寺内在 北京 ,留在寺里的是格西。班禅的照片很熟悉,去 北京 后就 一直没有回过 青海 和 西藏 ,后来回到扎什伦布就圆寂了。在境外看来回不来的,宗咯巴是文殊转世,所以这里总有 狮子 吼,不坐的 弥勒 要站起,因为他是未来佛。
贤康在大金瓦殿左侧,有宗咯巴的头发 僧帽和历代活佛的遗物。宗咯巴父亲的额骨置于此。觉康在大金瓦殿的右侧,内有佛祖,迦叶和阿难的镀金铜像,坎前置七盆清水象征七朵莲花,清静庄严。
被誉为世界庄严的大金瓦殿梵语称赛尔顿是塔尔寺的中心,还有那棵十万 狮子 吼的神树,这次我们无缘相看,不是因为停电而是在修缮,正门被围了起来,唯一可以看到的是它的歇山式屋顶,屋檐下是鞭麻墙,中镶金刚时轮梵文咒和铜镜,全部屋顶是镏金瓦,殿背置大金顶宝溯,两边一对喷火焰宝饰,整个大金瓦金光四射,灿烂耀眼。
终于看见酥油花了。眼前是一组气势不凡的宗教画,构成画面的作品是酥油制成的,从牛奶中提取的酥油很不易制作作品,它是油状物,没有通常艺术材料上的特性,然藏传佛教认为用最纯的点心愿的灯油制成的心愿最能表达他们对佛的向往。直接接受这种艺术与参与此艺术的创作对僧侣的非语态修持是极有益处。宗教本来就是非逻辑的,吸引众生置身非语态,通过心通达彼岸是多么的令人钦佩。可怜的俗人可能为学上这样一门手艺而要奋斗一身了。
酥油花展馆四周是绿色植被,非常清静。它和馆内的清凉世界辉映着。看着我们手中被剪的所乘无几的票,看着鱼贯而入朝藏僧合十的信徒,我们笑了。
喜金刚学院是密宗的核心,只有修到一定程度的少数僧人才有资格进入。加之俗人对此理解的杂乱更让喜金刚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心里料想也不会对外开放。只好去寻找坛城。时轮坛城是研习,观瞻的实物。是密宗本尊坛城之时轮金刚道场的禅堂。它就在吉祥宫对面的山坡上。
门口没有僧,一张椅子上放着一把黑色大剪,这是可以进的标记,登上几级青 石台 阶后步入坛城,彩色约一米高的墙在大殿内围城,中央置 高台 ,有四门内有本尊座像。殿内设城从未见过,有点象 隆昌 寺大殿内的受戒台,四周墙壁是色泽鲜艳的壁画,绿度母被色彩烘托着,寺中见女像,与度母同修共达最高境界在佛教中也只有藏传佛教中有。也因为如此有许多人入门就修密的,只到宗咯巴宗教改革力行戒律,先显后密才逐步渐渐让藏传佛教走向辉煌。大脑又在想如果先密后显还会有僧人读书、苦修吗?扎仓门前的木杆肃立着,它的周围是红色僧人。是谁让他们修行,谁让他们在此等待,等待最后的度母,最后的飞行。
离开坛城在一段下坡路上我们把与释迦佛同行放在绿色的草上,五分钟后只有绿色映入眼帘。
知道对面红城是扎西康沙,是和班禅的行宫,于是便不想进了。
回到如意 八宝 塔前,我们开始拿出水来喝,眼里装着塔尔寺。
短笛代歌
宗喀巴大师出生地参观寺内“三绝”
?此时坐在返程的大巴车上,对昨天的塔尔寺一游仍然心里有很多感慨!起初对我这个对宗教并不是很感兴趣的人,也没有想去特意游观,又由于这里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既然来了,塔尔寺也是必游景点!
开始看着这些建筑只是觉得漂亮,其次就是想着塔尔寺里有名的三绝:壁画,堆绣,酥油花 ;一定要看看这些三绝到底是什么样的!走着走着就碰到了一个只引领一家人的导游,不经意间被她的话所吸引,就开始了真正的塔尔寺之旅!?带着好奇,才知道,这个寺是专门纪念宗喀巴大师而建立的,之后就不断扩建,而形成今天的规模!“先有塔,后有寺。又因为是这座寺殿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其次有了谐音“他儿”“思念”,这是一位母亲对儿子真切的思念,从而有了塔尔寺!”导游说。透过玻璃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个被镀金的塔,这里的喇嘛在得知这件事后,非常感动,为了保护这座塔,才有了金包银,银包木,木包石的过程!
然而让我最最惊叹的就是,在寺里看到了一排在跪长头的人,有年迈的老人,也有年轻的男子,和一个中年的母亲,旁边有一个小孩在自己玩,他们都非常虔诚地叩着长头。先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再到嘴巴,接下来到胸口,再跪下双膝做到五体投地,再把双手完全伸直平放在地面上。毕竟这个动作看起来很辛苦很辛苦!
导游说“这里的人一生要拜十万个,看看他们手中的珠子,不仅是佛教的一种道具也是一个计数的工具,每叩拜十个拨一个珠子,然而现在的技术也发达了,有的手中戴一个计数器,每叩一个按一次;有的人为了到达拉萨圣城,在叩拜的途中就已经死去了,然而这里叩拜的人,他们每天都会很早很早来到这里抢位置,然后开始叩拜!晚上他们会住在附近的小旅馆里,无论是吹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他们都会坚持叩拜”此时的我嘴巴都已经合不上了,虽然之前有听说过过藏民的叩拜,但这是真正第一次见到,说不出自己什么感觉,五味杂陈,也许开始是不能理解,然后心疼,再后来就是崇拜吧!尤其是老人,每个叩拜都做的很完整,她的身体真的经得住这样的叩拜么?!
后来又听导游讲“传说宗喀巴大师诞生以后,从剪断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棵菩提树,树上长有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自然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藏胞对此无限的崇拜敬仰,便成了叩头十万的原因”;如果每天叩一千个,也需要三个月时间吧。?在接下来的途中,我便心里想,没有想到藏胞会对信仰如此的坚定,为信仰肯付出自己能做到的一切。真的佩服之心油然而生!起初自己给姐姐说“如果是我,十个我都快累死了,这还不只是拜,这还得拜一个全身站起来再全身趴下去”。瞬间觉得自己真的很不懂的信仰在他们生命中有多么重要!后来看到两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也在跪拜,身上衣服有点脏脏的,脸上也有明显的晒伤,这里的紫外线真的很强!觉得他们为什么要是要信这个,这样就不会这么辛苦了!从小就要磕到老,十万个多少是个头!回来的路上,还专门网上科普了一下藏传佛教的神秘!这些孩子从小就接受这样的习俗,他们是幸福的,快乐的!现在想想,有信仰就是动力,能支撑她们一直叩拜下去的也一样是他们的信仰!我敬佩他们!!
有信仰的人心中始终有执著追求的目标,藏传佛教神秘且伟大!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一直坚持着!
大师的出生地宗喀巴,参观了寺庙中的“三绝”,即著名的大金瓦殿。
景点介绍
塔尔寺,位于西宁湟中县,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最重要的寺院之一,也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出生地。寺庙是西宁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因为它宏伟的建筑,丰富的宝藏和浓郁的宗教氛围。
游戏概述
塔尔寺的建筑布局与mainland China汉传佛教寺庙明显不同:塔尔寺的建筑在中轴线上不对称,进深。塔尔寺是由许多殿堂、佛龛、佛塔和书院组成的古建筑群。所有的寺庙、大殿和佛塔都不规则地分布在一座小山上。游客游玩时,路线更加随意,而不是一路沿着中轴线。
参观塔尔寺时,不进寺院、不进大雄宝殿,只在外面闲逛,是不需要买票的。你只需要检查门票,如果你进入一些开放的寺院或大殿。如果你是第一次来这里,我建议你买一张游览票,因为不进入正殿和经院,你就不能崇拜宗喀巴大师的化身或欣赏寺庙中的“三大奇迹”。目前,十几个庭院和大厅对游客开放。
塔尔寺售票处有导游服务。建议聘请导游,因为塔尔寺的历史内涵非常深刻。没有导游的讲解,你会错过很多有趣的故事。
大瓦寺(大殿)
大瓦寺是整个建筑群的中心。传说宗喀巴大师就出生在这里,他出生的时候脐带血就滴在这里,然后就长出了一棵菩提树。后来塔外包给树,建了庙,故名塔尔寺。信徒们认为这棵树和这塔是主人的化身。这是塔尔寺必去的地方。
塔尔寺三绝:酥油雕、壁画、堆绣
酥油雕塑是用酥油加各种颜料,雕刻成各种佛像、人物、花鸟、动物、亭台楼阁。游客可以在庙内的黄油雕塑馆(离大门很远)参观精美的黄油雕塑。在主厅、回廊、前廊等。在这座寺庙里,你可以欣赏到许多数百年的彩色壁画。刺绣用各种颜色的绸缎制成,如佛像、鸟兽等。里面填充羊毛或棉花,然后绣在布帘上。在寺庙的大经堂里,两侧悬挂着两组国宝级大型刺绣《十六罗汉显神功》和《八仙过海》。
塔尔寺四法会(农历)
1.跳到欠(1月14日)黄油雕塑展(1月15日);
2.跳欠(4月14日)晒佛跳欠(4月15日);
3.太阳佛,跳欠(六月六),转金佛(六月八);
4.整天晒佛(9月22日)跳下(9月23日)。
法会期间会有晒佛、舞法等各种活动。游客和信徒会蜂拥至此,热闹非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